國内團購網站的春天似乎很短,在經曆了短暫的爆發後似乎一夜間跌到了谷底。記得在今年3、5月份團購正火的時候,我曾經接到過許多要制作團購網站的電話,而這些客戶的預算基本都在5000以下,試想一下,在中國創業,還有什麼比做一個團購網站成本更低的?但正是這種低成本性,直接決定了團購網站的滅亡。
話說國内的團購網站似乎和微博網站有着很多的相似之初。同樣是複制了國外的網站理念,同樣是一夜之間遍地開花,同樣是小魚被大魚吃掉(或因為大魚的存在而被餓死)。這一切的一切都說明了中國互聯網行業發展的巨大瓶頸:搞創新太難。
小編我在榮友科技也有3年多的時間了,這三年的經曆告訴我一點:想搞點創新真的很難。這種難很多情況下不是内在的,而是外在的。舉個簡單的例子,我們的客戶曾計劃制作一個信息門戶站(這裡面有着諸多的創新點),這樣一個信息站在我們手裡大概用了3個月左右的時間完成。3個月後,網站上線了,一切推廣活動如期進行。之後的半年時間裡,網站運營的确實很不錯,也有了一定的收益。然後苦惱的時候來了,某個大型門戶站找到我們的客戶詢問網站收購的事宜。當網站正做的如火如荼的時候,哪個人會舍得讓網站被收購?收購方一看軟的不成,便來硬的。在短短2個月内複制了一個幾乎一模一樣的網站出來。同事拿出了大筆的資金進行網站的宣傳和推廣。而我們客戶的網站便活生生的被對方的金山銀山壓死了。
相同的例子同樣發生在一個做LBS網站的客戶身上。LBS同樣是一個新生事物,随着Foursquare的興起,諸多LBS網站也在中國生根發芽。然而LBS可以被挖掘的創新點着實不多,一點點小小的創新往往容易被諸多網站所複制。
我想這兩個案例可以說明很多事情。首先,在中國網站版權的保護做的很不到位。其次,在中國創新似乎永遠是大公司的事。小公司做的創新不是被收購就是被繼承。俗話說站在巨人的肩膀上,但在中國似乎總是巨人站在矮子的肩膀上。這種本末倒置的發展模式直接決定了中國互聯網産業的發展瓶頸。
至于如何解決這種瓶頸,從大了說,國家應該加強對中小企業的保護,給予中小企業更多的創新空間與創新保護。從小了說,中小企業應該加強自我保護意識,對于自己的核心産品和核心創意,應該申請相應的版權保護。
*榮友科技版權所有,轉載請注明出處*